- · 吉林大学2021年专职辅导员(岗位3)拟聘人选公示[01/14]
- · 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的通知[01/14]
- · 关于公示吉林大学2021年专职辅导员(岗位1和岗位2)拟聘人员名单的通知[01/14]
- · 吉林大学2021年度公开招聘管理人员资格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公示[01/07]
- · 吉林大学2021年度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公示[01/07]
- · 关于推迟吉林大学2021年度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考试(基本素养考察)日期的通知[01/07]
- · 关于吉林大学人力资源处人才派遣(Ⅰ类)人员拟聘人选考察对象公示的通知[01/06]
- · 吉林大学2021年度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报名相关事宜公告[12/29]
尊敬的作者,为方便论文编排,提高专家审稿效率,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在将论文上传之前,请浏览本刊的相关要求:
1.本刊为人口学专业刊物,只刊发与人口科学、人口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接收非人口学和非科研论文体裁的文章;
2.论文格 ...
1.本刊为人口学专业刊物,只刊发与人口科学、人口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接收非人口学和非科研论文体裁的文章;
2.论文格 ...
儿童照料与二孩生育意愿——来自上海的证据
作者:田艳芳 卢诗语 张苹
关键词: 儿童照料 二孩生育意愿 二孩生育意愿程度 倾向评分匹配
摘要:本文围绕一项针对上海市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调查,分别使用二分和有序Logit方法分析儿童照顾对上海市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育龄女性能够从家庭内和社会中获得更多孩子照料的时间支持时,她们有更高的二孩生育意愿,也会伴有更明确的二孩生育规划;双独家庭能够从父辈获得更多的经济、时间上的帮助,因此他们要比单独家庭和双非家庭更愿意再生一个孩子;居住于上海市城区的女性从某种程度上更易获得孩子的照料资源,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供选择,因此她们的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居住于郊区的女性。此外,本文通过是否采用了避孕措施对二孩生育的意愿程度做了进一步区分,结果发现当第一个孩子主要是由孩子父母承担照料工作的时候,女性存在二孩生育意愿的程度是最低的,祖辈照料对二孩生育意愿程度的积极影响也明显低于社会性照料,此现象在上海市户籍的女性中体现尤为明显。最后为纠正自选择偏差问题,本文使用倾向值匹配方法(PSM)进一步验证了与首孩性别相比,首孩的抚养成本与接受照料情况显然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本文认为加大公共托育服务的供给、为育龄女性提供高质量的0-3岁婴幼儿社会照料支持是提高二孩生育意愿的最有效政策。
上一篇:中国三代直系家庭变迁:年龄、时期、队列视角的观察
下一篇:分年龄组死亡率变动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甘肃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