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某虚假网站假冒吉林大学学报网站的声明[09/25]
- · 关于评选2020年“唐敖庆化学奖学金”的通知[09/16]
- · 关于公布吉林大学2020年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招聘资格初审通过人员名单及开展综合能力考试的通知[09/01]
- · 吉林大学关于公开招聘高端实验技术人才的启事[08/26]
- · 吉林大学2020年关于招生工作的郑重声明[07/22]
- · 吉林大学2020年度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拟聘人选公示(三)[07/20]
- · 关于吉林大学2020年度第一批 “鼎新学者”拟聘人选公示的通知[06/30]
- · 关于公布吉林大学2020年度第一批 “鼎新学者”进入学校会议评审人员名单的通知[06/18]
尊敬的作者,为方便论文编排,提高专家审稿效率,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在将论文上传之前,请浏览本刊的相关要求:
1.本刊为人口学专业刊物,只刊发与人口科学、人口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接收非人口学和非科研论文体裁的文章;
2.论文格 ...
1.本刊为人口学专业刊物,只刊发与人口科学、人口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接收非人口学和非科研论文体裁的文章;
2.论文格 ...
空气污染、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不平等——基于CGSS的微观证据
作者:孙猛 芦晓珊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不平等; Logistic回归;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基于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详细考察空气污染、社会经济地位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城乡异质性,进一步识别空气污染与社会经济地位协同作用对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分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口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群拥有更好的自评健康水平,这种群体健康分化主要来自社会经济地位正效应和空气污染负效应的综合影响。城乡居民之间的健康差异主要来自收入的绝对差异和偏效应差异以及社会阶层和教育水平的城乡差异。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不平等具有显著的分化机制,其作用途径是通过调整社会经济地位尤其是收入效应来实现的,这种分化机制在城市居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相关政策的设计实施应该更加关注环境健康风险以及健康不平等的加剧:一是要加强环境规制,严控大气污染,降低居民整体暴露风险;二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弱势群体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城乡教育培训的扶持力度,缓解收入差距和教育分化引致的健康不平等。
上一篇:农村低保会引致负向就业激励吗?——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