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某虚假网站假冒吉林大学学报网站的声明[09/25]
- · 关于评选2020年“唐敖庆化学奖学金”的通知[09/16]
- · 关于公布吉林大学2020年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招聘资格初审通过人员名单及开展综合能力考试的通知[09/01]
- · 吉林大学关于公开招聘高端实验技术人才的启事[08/26]
- · 吉林大学2020年关于招生工作的郑重声明[07/22]
- · 吉林大学2020年度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拟聘人选公示(三)[07/20]
- · 关于吉林大学2020年度第一批 “鼎新学者”拟聘人选公示的通知[06/30]
- · 关于公布吉林大学2020年度第一批 “鼎新学者”进入学校会议评审人员名单的通知[06/18]
尊敬的作者,为方便论文编排,提高专家审稿效率,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在将论文上传之前,请浏览本刊的相关要求:
1.本刊为人口学专业刊物,只刊发与人口科学、人口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接收非人口学和非科研论文体裁的文章;
2.论文格 ...
1.本刊为人口学专业刊物,只刊发与人口科学、人口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不接收非人口学和非科研论文体裁的文章;
2.论文格 ...
农村低保会引致负向就业激励吗?——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作者:韩华为
关键词: 农村低保; 负向就业激励; 面板数据; PSM-DID;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和2014两个年度的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PSM-DID)的因果识别策略,实证检验农村低保对具有劳动能力受助对象的就业激励效应,进一步考察该效应在不同群体中的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获得农村低保会显著降低有劳动能力受助个体的就业激励,当就业状态变量纳入工作意愿信息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不同的低保救助金额所产生的就业激励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获得较低救助金额对受助个体产生的就业效应并不显著,而获得较高救助金额能够对受助个体就业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按照社会人口特征分组后的估计结果表明农村低保在女性、年龄较大、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健康状况差的群体中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就业效应。按照地区分组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村低保的负向就业激励在东部地区更为突出。采用多种匹配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为了缓解负向就业激励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福利依赖问题,未来农村低保制度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策优化:第一,通过设置就业收入豁免和救助渐退政策来降低低保金边际税率;第二,逐步解除农村低保与其他专项救助之间的捆绑关系;第三,采取更加积极精准的就业援助措施来促进低保个体参与就业。
上一篇: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下一篇:空气污染、社会经济地位与居民健康不平等——基于CGSS的微观证据